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公告
行业新闻
会员中心
成员分网
网上商机
法律法规
投诉留言
联系我们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
您的位置:
频繁打折带来“审美疲劳”
点击次数:2768
频繁打折带来“审美疲劳”
商家促销活动一波跟着一波——
“现在销售80万元甚至100万元还比不上原先销售30万元的利润空间,”日前,某知名品牌代理商武先生谈到打折促销时显得颇为无奈……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国际奢侈品品牌都纷纷加入打折的行列,正是在各种心理预期的作用下,省城的百货商场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促销力度来刺激消费,一轮接一轮的连环促销下,究竟对销售的拉动有多明显?而一个个节日过后,商家们的促销还有多少文章可做?
“卖一件亏一件”?
刚刚过去的情人节,又是一个商场促销的节日。
“满400减200”,“全场1~5折”、“168元购214元”……客观而言,类似的促销,力度并不算小,不少商场的客流量也并不少,但是相比较一个月前的火热场面,如今的光景已经大不如前。难怪某商场企划部的负责人感慨“淡季就是淡季”。
从传统销售来说,元旦春节的销售旺季之后,便进入一年中的销售淡季,这个淡季一直要持续到五一前。而在去年金融风暴的影响下,零售业对于今年销售淡季的预期更加悲观,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省城各商场的促销活动几乎就没有间断过,而且促销力度一浪高过一浪,不少商场的负责人都称“没有这样做过促销,很多商品卖一件亏一件”。
但是在轮番的促销轰炸下,消费者的积极性显然还是下降了很多。比较年前排起近百米长队伍等待交款的盛况,就知道现在的吸引力了。“年前花了近两千,现在不急于一时,反正打折也不是只有这一次”,市民郑小姐就是在这波打折促销中“历炼”出来的。
“供货商不堪重负”?
“如果商场的每场促销活动都自始而终地参与下来的话,肯定赔得找不着家了……”手上有8个知名品牌的代理商武先生这样说。
“其实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商家多做促销活动刺激消费无可厚非,在必要的情况下,即使商场不做促销,品牌自己也会想办法促销”,但是由于连续的促销太过频繁,促销力度也是屡屡加码,很多品牌供应商就有些招架不住了,武先生告诉记者,“促销对于销售的拉动是肯定的,但是一件衣服,它的利润空间摆在那里,厂家要赚钱、商场要赚钱、供应商也要赚钱,一味地打折,怎么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呢?”
以往大力度促销活动通常是在季末换季时,但是现在来看,已经无所谓换季清仓了,新品刚一上柜就打八折,这种情况以往是没有的,“以前销售额30万元,基本能够保持一个合理的利润,但现在,由于打折促销,销售额上去了,但也许卖了80万元甚至100万元,还不能赚钱”。如今说起促销,武先生说自己已经“疲”了。
实际上,更多中小品牌供应商的日子更难过,因为品牌的影响力不同,商家给予的政策也不同,做一次促销活动,中小品牌供应商往往承担的成本更多,不得已只能是做活动时称“断货”、要么就是将商品重新返厂定价、虚抬价格。“现在不少商场时不时进行品牌调整,很多中小品牌就消失了,原因正是如此,因为利润有限,一些扛不住的品牌只好无奈出局”,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让打折再“漂亮”些?
节日营销,元旦、春节过了,还有元宵节、情人节,随之还有三八、3•15、五一、母亲节、六一、父亲节等等,商家是不会缺少促销的节日的,节日促销不可避免,但关键是怎么促销,让利也要让得“漂亮”,真正“打动”消费者。
省城一家大商场的副总经理坦言,打折促销是必要的,但是永远停留在打折促销上就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因为长此以往,一件商品从8折到5折再到3折、1折……经营者的合理利润肯定无法得到保障,损害的是商场、品牌公司、供应商的利益,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商家来说,给消费者养成“不打折不消费”的消费心理,另一方面,真正的打折不可能永无止境,长此以往,只会滋生一些不规范的促销和虚假促销。
各种生产经营成本不可能无止境地压缩,折扣的力度不能无止境地增加。当原有的折扣吸引力下降,商家又不再加大折扣力度时,消费者就会产生“打折疲劳”,商家业绩也随之下滑。当消费者对于大力度的打折、促销司空见惯时,又逐渐会出现“审美疲劳”。
因此不少业内专家认为,今后的促销应更多地向一些文化促销、主题促销转移,比如举办一些音乐会、明星见面会等等,以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推进一些“连带性消费”,针对VIP客户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营销、个性化的服务。让消费者和商家关注的重点不再仅仅是价格,在服务和环境上做足文章,让促销回归理性和真实。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0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 备案号:
皖ICP备19020090号-1
网站管理
通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铜陵北路安徽大市场六区信地物业三楼 邮编:230001
电话:0551-62106888 传真:0551-62106888 管理员邮箱:ahsghs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