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协会 协会公告 行业新闻 会员中心 成员分网 网上商机 法律法规 投诉留言 联系我们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与支持!
 

您的位置: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发言稿
 
点击次数:4785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协会各成员单位代表: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代表协会首次会员代表大会做协会首届工作总结和首届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汇报。
    2004年8月14日,安徽商业联合会在岱山湖会议中决定组建安徽省供货商协会筹备领导小组,到现在已经整整4年。协会在省商务厅领导下,在顾问张润霞、名誉会长王圣榜、张光建、刘书久、韩培刚精心指导下,通过以会长刘素敏为首的协会领导成员及协会所有会员共同努力,短短时间内,为营造和谐社会、为营造公平公正的零供关系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协会引导会员遵纪守法,规范经营,回报社会所开展的大量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同。
    协会成立之初,就接到供货商们大量投诉,但对供货商既盼望挽回自己损失,又不愿得罪商场,甚至连自己公司、姓名都不愿公开的复杂心理,让协会无法有效开展维权工作。为此,我们一边了解一边调查,首先是理清零供关系,找出引发零供矛盾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多方面深入调研,协会了解到,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产品供大于销的现状,促使零售企业的优势地位明显显现,近几年来,部分零售企业长期拖欠供货商的货款、不断对供应商增加霸王条款、无章乱罚款、以滞销商品抵扣货款,经营不善就携款潜逃等行为引发了零、供关系恶化、矛盾升级。通过大量调查,协会逐步理清楚了零、供之间的关系,零、供矛盾的起因和危害。
    零、供关系实质上就是“鱼水关系”,零供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不论之间关系如何波动,双方主旋律还是合作、共赢。近几年从国内多起零供冲突中我们也了解到,零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到社会治安稳定,零、供不平等的交易行为,滋生助长了腐败蔓延,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秩序。
    在了解了零供之间既追求各自利益、也存在共同利益,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的关系后,协会在处理每一起零供纠纷时,首先进行沟通、协调,协调不了,征求协会顾问、名誉会长意见和主管部门省商务厅意见后,请媒体介入让公众评论,再解决不了,诉讼法律。协会始终遵循在为供货商们维权时,既要从供货商最根本利益着想,也要做到有理、有据、有度,既要帮助供货商挽回经济损失,也要注意不伤害他们与零售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既考虑维护地方投资的大好环境,也要保护中小供货商参与市场经济的热情。
    这几年中,协会以协调、沟通方式妥善处理了300多起零供纠纷。
    2006年3月,合肥长江批发市场7位供货商联名投诉合肥某商场单方毁约,合同执行不到半年就强行撤场,致使他们损失达100多万元,经协会通过多种方式处理,7位供应商终于获得赔偿。2006年6月合肥苏果23家店同时关门,占用供货商的货款达300多万元,协会通过交涉、谈判,即挽回了供应商损失,维护了社会稳定,也避免了零售商关门息业时,经常采用携款潜逃所产生的后果,即促使零售企业在无法经营时,依法平稳过渡,也保证了零供双方在危难时期的利益最大化,安徽省供货商协会妥善平息合肥苏果关门息业的这场风波,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安徽电视台制作15分钟专题采访,对协会处理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06年合肥某外资知名零售企业侵害合肥一家供货商的合法权益后,开始时对协会协调工作不于理睬,协会豪不手软,豪不气馁,有理、有据的与他们进行多次交涉,促使他们纠正错误,尊重供应商的正当合法权益。05年10月,合肥一超市拖欠众多供货商货款长达半年时间,协会阻止了供货商准备集体围堵这家超市后,通过协调、沟通,促使这家超市在一周内筹集2000多万元,兑付供货商部分货款,三年多来协会根据供货商们的投诉,多次与这家超市交涉,为供货商追回货款达6000多万元。
    近4年来,协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社会效益为重,先后以沟通、协调的方式妥善处理了供货商对家乐福、商之都、红府、百大、合家福、百盛、乐普生、你我他、北京华联、日之惠、苏果、新都会等合肥各大零售商场、超市的投诉,协会在处理零供纠纷时,客观、公正,做到有理、有据、有度,既维护了供货商利益,也不侵害零售商合法权益。许多维权工作也得到了零售商的配合与认可。 
    为扩大服务功能,安徽省供货商协会先后成立了法律咨询部、财经资源部,帮助会员解决法律难题、进行普法教育,帮助会员融资贷款、扩大经营,带领供货商开拓新的市场。
    这几年来,协会利用有利资源,组织部分成员先后前往淮南、凤台、寿县、霍丘、六安、阜阳、宿州、蚌埠等地与各地零售商场、农村市场进行交流、对接,为协会成员开拓新的市场。
    为了扩大两岸交流,加强两岸互信,增加两岸经济往来,2006年4月6日,协会组织了18位成员赴港、澳、台等地进行了为期14天的商务考察, 07年11月,协会这次考察后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取得成功,协会常务理事胡家军与台湾宏联泵浦有限公司联合投资1.6亿元,在合肥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区购地110亩,建立“奇联电器”产业园。
    维护供货商合法权益是协会的责任,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协会也承担着引导供货商健康发展的使命。三年多来,协会通过开展各项工作,组织多项活动,促进广大供货商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公平竞争,引导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行业自律。
    通过供货商的大量投诉、核查,协会逐步摸索出零供之间矛盾的产生与零供交易中商业贿赂的成因,通过治理商业贿赂改变零供不对等的交易环境。协会在要求会员们诚实守信、守法经营,抵制商业贿赂的同时,将零供之间容易引发商业贿赂的环节及五大成因进行了整理,找出堵塞漏洞,制止零供之间进行商业贿赂的措施与办法。经过《江淮晨报》报道后,被国家廉正网、司法网等国内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受到了国家商务部领导的重视与表扬。07年10月,在省商务厅组织下,协会与安徽省商业联合会通过安徽媒体,联合向全省零供双方发出抵制商业贿赂的倡议书。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为了协助政府职能部门规范零供公平交易,维护正常、健康、和谐、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协会在省商务厅指导下,从2005年9月起,根据安徽零供交易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安徽实际,起草了《安徽省商品供销合同》文本。该合同文本经本会与省工商局合同处在全省各地广泛征求零供双方意见,进行了11次修改后,由省商务厅、省工商局联合发文,2007年元月1日在安徽全省正式实施,该文本并被国家商务部从省商务厅调取后,刊发在商务部网站向全国推介。今年7月21日国家商务部在深圳举办的全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座谈会上,深圳市供货商协会秘书长刘友贵说,深圳市商品供销合同文本于2007年7月1日实施,该文本是深圳零供双方根据《安徽省商品供销合同》文本相关条款制作的,同时又说:深圳市供货商协会于1996年成立,安徽省供货商协会虽然成立较晚,现在看来,各项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例。
    2006年3月27日,协会按照省商务厅要求,根据国家《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第25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规范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行为”的有关规定,结合安徽零供关系现状,起草了《安徽省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草案。该草案在国家《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安徽实际,增添的内容更加细化、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今年5月,第四稿已经提交省商务厅,目前省厅正在广泛征求零供双方、相关专家、有关部门意见,确认后交至政府相关权威部门发布。
    协会为会员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为供货商追要了货款达7000多万元,却没有向任何人收取一分钱。 协会为会员维权不索取任何回报,但要求协会成员要对社会承担责任与义务。关爱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协会多次强调,协会任何成员如果经销、供应假冒伪劣商品、逃税漏税,一经工商、税务部门查处且属实的,立即除名。
    07年8月13日,协会就当时物价上涨,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稳定一事及时向全省供货商发出公告,要求协会每一位成员和全省广大供货商遵守商业道德,增加供应量,稳定价格,繁荣市场,为社会当担责任。安徽省供货商协会以社会效益为重,率先在国内对供货商提出平抑物价要求,立即得到媒体关注,安徽卫视频道随于当晚以新闻形式播出,《安徽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国家商务部网站也转载了本会公告全部内容。
    07年淮河洪水泛滥,副会长单位安徽福源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常务理事单位艾弗森安徽营销中心主动来到协会,要求以协会名誉为霍邱县西湖乡捐献8000公斤大米,800件学生名牌服装(价值80000元),2007年9月2日,协会与省厅领导同行,将这一批捐赠物资送到灾区灾民手中。2006年,常务理事林国青为安徽希望工程捐款100000元,协会对他们行为专门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全体会员向他学习,关爱社会,帮助困难群体。
    协会多项工作正在得到供货商们认可。为宣传构建和谐的零供关系, 07年协会常务理事万羽主动支付15万元,以协会名誉在安徽商报设立《商务周刊》,《商务周刊》以营造公平、公正的零供关系为主线,今年年初安徽雪灾期间,广大供货商排除一切困难保障市场供给,充分显现出供货商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知,协会利用《商务周刊》对供货商在抗雪赈灾中涌现出的优秀事迹进行了报道,同时也让全社会了解到供货商们在突发事件中稳定社会、稳定市场的特殊作用。四川地震后,协会积极组织供货商为灾区赈灾进行捐助,对协会成员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赠物的义举开辟了专版进行报道,增强了供货商们心系灾区、关爱民生的热情,同时让全社会看到供货商在关键时期闪光的一面。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在短短时间内,做了大量有益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工作,这与会长刘素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的表率作用是分不开的。协会在这4年的运作办公经费决大多数由我们副会长以上单位提供,会长刘素敏一直为协会提供办公场地,为协会提供办公用品和大量资金。在她表率效应下,协会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今年四川地震后,除了协会各成员单位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外,鸿飞工贸、临子商贸、健蓉商贸、海缘商贸、峰极商贸分别通过协会向安徽商报四川江油好赞希望小学捐款10000元、2000元、1288元、2000元、1000元。这些事例说明,安徽省供货商协会是一个具有事业心与爱心、具有责任感,积极向上、乐于奉行、不图回报的社会团体,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群体,协会的组织、影响、作用才能越来越大。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三年来处理了300多起零供纠纷至今没有较大失误,除得到省商务厅强有力的支持外,在协调零供纠纷时非常注意方法。同时也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心与支持,今年2月份,协会将在处理零供关系中作出贡献的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合肥晚报、安徽市场报、合肥电视台五名知名记者,吸纳为协会特邀常务理事,为他们采写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协调零供关系的报道提供更多便利。
    三年多时间,协会在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影响也在扩大。协会努力为营造新型、和谐地零供关系所做的大量工作,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多家媒体认同。短短时间内,涉及本会工作的国内各类报道达80多篇。2006年12月26日,协会作为全国供货商唯一组织参加国家商务部在昆明举办的贯彻《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研讨会,今年7月21日国家商务部在深圳举办了全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座谈会上,协会被商务部列为会议主要发言单位,介绍协会的工作。协会的发言得到商务部条法司、市场建设司的高度重视,大会总结时,多次肯定协会这几年在处理零供关系所做的探索, 8月8日,中国商报第10版用了大半个版面介绍了协会近年来的工作与经验。
    下面,我将协会首届代表大会的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2005年会费收入为140900元,实际支出为76934.96元,节余为63965.04元。2006年会费收入为75600元,实际支出为59752.80元,余款为80441.83元,2007年会费收入为75100元,实际支出58553.8元,节余款总计为98193.68元,2008年9月30日止,会费收入为16100元,实际支出为44330.9元,到8月30日止止,协会3年多时间实际收入为308989.28元,其中会费为307700元,利息累计为1289.28元,累计支出239572.46元,目前节余69416.82元。
    9月1日,我们从银行得知,信地集团为协会转入了120000元已经到帐,从9月26日会长会议后,会长们纷纷要求协会开具发票,目前正在转帐,协会目前帐面上应该超过20万元,这对协会将持续办好《商务周刊》提供了资金保障。
    供货商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一些市场经济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这一类以协调社会矛盾为主的协会,运作经费、办工场所大部分是由政府提供,2006年12月28日国家商务部在昆明召开实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研讨会上,已经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与当地政府,为协会提供办工场所和资金,今年7月22日,商务部在深圳召开的全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座谈会上,条法司、市场建设司发出消息,国家《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已经列入国家2008年—2013年立法计划,立法后,国家将以法律形式规范零供交易。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在安徽省商务厅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进行探讨、摸索,短时间内积累了一些经验,安徽省供货商协会坚信,有协会顾问与4位名誉会长的精心指导,有协会新领导群体的精诚团结,有协会成员无私的奉献和朴实的热情,协会下一步的发展空间会更大,协会的前景更宽阔。协会一定将继续努力开拓进取,为构造和谐社会、促进零供共赢,促进安徽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
                           2008年9月6日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0 安徽省供货商协会  备案号:皖ICP备19020090号-1  网站管理
通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铜陵北路安徽大市场六区信地物业三楼 邮编:230001  
电话:0551-62106888 传真:0551-62106888  管理员邮箱:ahsghsxh@163.com